國考歐趴
  • 首頁
  • 關於我
  • 國考技巧
    • 讀書方法
    • 好書推薦
    • 心智鍛練
    • 考試技巧
    • 讀者來信
  • 聯絡我們
  • 一對一諮詢
  • 《國考歐趴》附錄下載頁
  • 關於國考歐趴
  • 聯絡國考歐趴
國考歐趴
  • 首頁
  • 關於我
  • 國考技巧
    • 讀書方法
    • 好書推薦
    • 心智鍛練
    • 考試技巧
    • 讀者來信
  • 聯絡我們
  • 一對一諮詢
  • 《國考歐趴》附錄下載頁
分類:

讀者來信

woman sitting in front of macbook
讀書方法讀者來信

【讀者Q&A】使用「考古題讀書法」充滿挫折,該放棄嗎?

by allpasshelp 2022-03-28

#讀者QA#國考讀書法

讀者來信提問

Q.小歐,我今天正式開始使用 #考古題讀書法,可是我發現自己寫考古題這也不會,那也沒學過,充滿挫折怎麼辦?

Ans.如果一開始就都會寫,那其他努力煲書跟補習的眾考生該如何自處咧(很派的臉)

運用「考古題讀書法」的學習真相就是,讓考生感受從「完全不會」到「我超熟練」的過程😂,初期挫折只是開胃菜🌈(要調適),不過初期如果真的挫敗感太強烈想放棄,則建議可以用下面的6步驟調適考古解題過程的挫敗喔!讓我們看下去。

詳解:6步驟降低考古解題過程的挫敗

這裡我想分享小歐個人準備國考時的經歷,並從中歸納成【降低解題焦慮六步驟-SOP】做為後來我在諮詢過程給初心讀者的建議。

當年小歐決定準備高等考試三級的「農業技術」考試類科,當年小歐因為非專門科班系所出身的關係(多半農業技術報考仍以農藝及園藝為大宗),該類科的應試專目裡的「試驗設計」、「遺傳學」及「農業生產概論」等科目,我在求學時代不只連課也上過(無資源、無共筆),甚至連準備考試前也沒有相關基礎知識,當時我幾乎是從頭自學起,再加上報考當時我已經畢業一年以上,是邊上班邊準備高考,認識的校園人脈也是幾乎都離開學校就職,所以也來不及從學校獲取「科目共筆」等珍貴資源,幾乎是將手裡的牌面打到最差的狀況。

這樣的備考起點,讀者應該不難想像剛開始做考古題的我,一定是幾乎沒有一題考古題能看得懂,更別提有條理的完成解答,這樣反覆檢視考卷茫然,加上我的類科相關考科並無正解公告於網頁之上,換言之,我需要「徒手」將每一份試卷的正解從教科書佳綜整熟記,每科的答題時間本來預計2小時/科的時間區塊,可以解完一年份考古題,結果事實證明無基礎解題必然會耗費大量心力,我平均2小時大概只能解1/2份考題(約2題申論題,含筆記+閱讀前後文),這樣耗時又充滿挫敗感的歷程大概維持一個月左右,但事後回想,我並沒有被這樣的挫敗感嚇退,當時我就是透過以下流程降低自己的焦慮,並盡早穩定的開始念書,下面這六步驟提供給「視考古題為畏途」的考友們參考。

【降低解考古題挫敗6個步驟】

  1. 步驟一:接受自己目前就是什麼都不會

    一開始降低對自我實力的要求是很重要的,惟有認知上理解自己現在就是剛起步,不會也可以(加分心態)才有助於降低初始入門解題的挫敗感。

  2. 步驟二:瀏覽十年考古題,並從中找出共同的「關鍵概念」、「關鍵章節」及「關鍵字」

    由於初始「解題–>查書找正解–>筆記–>背誦」會花至少2倍時間,所以為了最大化個人解題的CP值(沒錯!考生要追求的就是時間的CP值!!!),所以建議大家可以在初期投入解題前,搜尋十年裡面有沒有相似(近)考題,直接紀錄相關內容於核心教科書的位置,有利縮短下次翻找時間;並且留意書裡必考的「熱門章節」及「關鍵字/概念」的分佈狀況。

  3. 步驟三:最大化的搜尋參考資料

    步驟2+3建議考生可以一併處理,如果有些必考題「關鍵概念-學說」在多年期的考古題反覆出現,A年考定義、B年考定義+措施、C年測驗與相似概念應用,那考生不妨一次性的將「學說定義、政策措施與相近概念應用」最大化一次收集(尋)相關資料,這也是我鼓勵大家用書做為準備國考的載具,因為相似/近/關聯的內容都會出現在鄰近章節,大家可以讀完後抽取關鍵字再行解題,接續步驟4。

  4. 步驟四:開始解題,並從共同題目/章節開始寫起

    剛開始寫考古題,因為基礎知識不足,容易落入同一年份的4大題,1題也不會的窘境,這時乾脆反過來,把十年內的相關考題一起解題,還更能看出出題趨勢的轉變及提問脈絡。(PS建議此時不要糾結於一定要按年答題,否則會花費極多的時間在搜尋教科書)

  5. 步驟五:確定能掌握4-5成題目的解答後,再按年破解考古題

    考生必然會有疑問,我到底要什麼時候開始不是跳年解題(前期用主題式+關鍵字解題)?小歐給大家一個評判的基礎:那就是你發現你手上十年考古題,單一年度至少4-5成題目你能回答,若4題則至少解得出2題以上,或總分有50分亦可;那就是你可以回頭按年開始破解考古題的好時機!

  6. 步驟六:(BONUS)盡可能以一本書或筆記本收納自己解答的歷程,應考時就看這一本!

    最後,是收錄詳解的筆記建議,小歐在《國考歐趴》筆記章節有建議讀者,將筆記直接抄錄在核心參考書的空白處,以利視覺化+一本收錄詳解做為上場前複習的利器,這個好習慣大家一定要在備考初期就要養成喔!PS如果你實在有個別筆記的需求,非要寫在單獨筆記本之上,建議可考慮以活頁式筆記或IPAD雲端電子筆記輔助,提升筆記製做的可用性。

延伸閱讀:考古題讀書法系列文

【考古題讀書法-序】「高效率準備國考」第一步:寫考古題,解決你總是讀了就忘,忘了再背的讀書困境!
【系列文】如何高效率準備國考-考古題讀書法(一)80/20法則
2022-03-28 1 留言
1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young female student learning sign language during online lesson
讀書方法讀者來信

【強化國考記憶的3+1個提案】-實戰篇(下) # 腦科學讀書法

by allpasshelp 2022-03-21

#今天是實戰技巧#上篇為原理篇

「Q.小歐,我常常該唸的唸書都唸了,但就是一直忘,有沒有什麼辦法幫助我記得熟又久阿?」

「A.如果可以,換個方式念3遍吧!」

【前言🌱】

昨天我們在原理篇分享了大腦熱愛的關鍵字「有趣、重覆又重要、知識樹」,往後大家面對重要考試或是任務時,想要大腦乖乖配合,一定要記得將這些關鍵字放到你的行動方案喔!

小歐本文就要來示範好的「讀書法組合技」是怎麼規劃的

【3+1個 #強化國考記憶 的操作提案】

這裡提供大家3+1個 #強化國考記憶 的操作提案 昨天有先將提案的標題劇透給大家,今天就來聊聊內涵喔!

💡1.廣讀群覽不同教科書

—適用對象:時間及購書預算充足考生

—操作難度:3.5⭐️

—操作技巧:這就是小歐說的,如果一個概念不懂的話,就想辦法找3個優質來源以上讀3遍,效果絕對遠勝於你執著於一本教科書看3遍硬背效果好,而且我在 #國考歐趴 挑書章節就有反覆跟大家強調:天下教科書/題庫之多,總有一本是適合你的,不要勉強在看不懂的書空耗時間。 作法上考生可以藉由不同的教科書、補習班不同老師的函授、題庫詳解與觀點等,交叉閱讀,組合起來讀完,有時候還不用特別背,反而是看了n次之後自然記得囉。

💡2.考前看五次複習法(中長期)

—適用對象:多數考生、小歐大推

—操作難度:2.5⭐️

—操作技巧:共5+1次複習,包括先寫考古題、對答案、隔天/當晚複習、整理筆記、教科書章節閱讀、背目錄

《#國考歐趴 》裡面讀書法裡講述較完整複習步驟及操作重點,為節省篇幅這裡就簡單代過喔!

💡3.以教代讀法(短期)

—適用對象:一般考生

—操作難度:1⭐️

—操作技巧:其實,考生如果資源不足時,反覆唸相同的書本內容+搭配筆記還是可以取得一半以上的記憶效果,但需要加「以教代讀法」這個步驟,那就是每讀完一個段落時,用考古題或是個人換句話說的重新將知識解構合併一次想像自己是老師,如果我覺得這個理論很重要,我會怎麼出題、怎麼教我眼前的學生(自教自學的複習);當然如果有戰友可以共讀,就是把你學到的東西,透過口述再教戰友一次,過程除了會發現自己理解事物的盲區外,還能更有邏輯的重新固定所學的新知!非常好用。

4.彩蛋:就讀一半法、自問自答/出題法變型的讀書法

「就讀一半法」,是我在書裡有提到的小技巧,每次讀書或解題都不要一次做完,大腦先天對「未完成事務」會留下強烈印象, 還會強化記憶喔!至於[ 自問自答/出題法]就是法3以教代學法的變型,這裡就不仔細展開囉,大家想了解可以留言提問!

—-

【強化國考記憶的3個提案】(上)-原理篇 #腦科學讀書法

—————-

【我的服務】

《國考歐趴》📕(博客來連結)

如果有國家考試各試準備的疑問或心得回饋,請以下面「提問表單」與小歐聯繫(目前免費,視提問順序於小歐上下班空檔文字回覆)

🌈讀者若有「急迫」「客製化」的個人考試準備疑問,或制定讀書計畫等需求,詳「一對一付費諮詢服務」

2022-03-21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thoughtful woman writing in notebook at home
讀書方法讀者來信

【強化國考記憶的3個提案】(上)-原理篇 #腦科學讀書法

by allpasshelp 2022-03-17

#本篇為原理篇#下篇是實戰技巧

「Q.小歐,我常常該唸的唸書都唸了,但就是一直忘,有沒有什麼辦法幫助我記得熟又久阿?」

「A.如果可以,換個方式念3遍吧!」

昨天,我半夜的時候突然想要跟大家玩一個猜謎遊戲

A讀書法:[同一個章節/考古題念3遍] V.S.

B讀書法:[同一個概念/學說用不同來源的資料念3遍]

哪個記得比較牢?有助於長期記憶?

截至發文前,我看到讀者都回答B,🌈沒錯B是正確解答🌈

大家的聰慧真是讓小歐深感欣慰,但是你們都那麼棒,我以後還要繼續開 #矛盾大對決 的單元嗎(挑眉)🤣

*****

話題扯遠了,既然我開了這題的頭,我就要負責把讀書法的原理+應用給大家說清楚講明白

讓我們從 #腦科學 開始吧!

結論1:我要讓國考資訊被大腦認證成重要的內容,所以讓他反覆曝光是好方法

首先,一個資訊如何能夠長久留存在大腦裡面,它必然是經過大腦判斷是「重要」訊息(很像分類夾被放入紅色卷宗)這類重要的資訊,就像我們很常開玩笑的說「重要的話要說3次」,除了重大情緒事件外,能夠“反覆出現”在意識的訊息,通常會被大腦優先標定為重要/生存必備知識(想想比起你隔壁部門的同仁姓名,你是不是更容易記得同部門長官同事名字,更別說你暗戀的某人🤣)

結論2:所以,既要重複出現,但又要有變化的考試訊息,就是比較能留存於長期記憶的複習方式

再來,如何反覆將知識曝光,記憶的效果最佳?我們要知道「腦袋」是一個極度容易感覺無聊的器官,所以一個資訊反覆出現但是長的都一樣,很容易就會讓大腦昏昏欲睡(想想看那些反覆出現的報表、或是我們每次唸一樣的書本內文是不是開始想入定了?)

結論3:如果可以的話,將新學的知識與大腦既有/已知資訊結合,更能幫助記憶固定

再來,我在國考歐趴裡面有跟大家談過「知識點、線、面的概念」,比起去硬記單一的專有名詞/知識點,將專有名詞在學說的演變(流派)、定義功用/知識面,甚至是用案例故事化的方式/知識面去記憶,更能讓考生記得

寫到這裡聰明的讀者,應該就不難理解為什麼「A方案的一個書念3遍」的記憶效果遠不及「B方案一個內容用不同方式理解3次」了吧!

==>因為[B法:同一個概念/學說用不同來源的資料念3遍]就像健達出奇蛋,一次滿足大腦需要的「新奇」+「重複」+「知識點線面」的記憶優勢

下篇小歐要來發文談談真正的 #國考乾貨

[強化國考記憶的3個提案]分別是:1.廣讀群覽不同教科書—適用時間充足考生2.考前看五次複習法(中長期)—-《#國考歐趴 》裡面講述較完整及全民方法3.以教代讀法(短期)—反覆唸相同的書本內容是可以的,但需要加這個步驟4.彩蛋:就讀一半法、自問自答/出題法

看到這裡有沒有一種靠腰文章在哪裡的感覺,沒辦法,我發現大家貼文裡面知識量太大常常會漏東漏西,或是當下感覺法喜充滿就看完秒忘,所以我乾脆切上下集跟大家分享,絕對不是因為我偷懶的緣故😂😂😂(推眼鏡)

其實腦科學的讀書法應用很多都是從上面這幾項結論裡面變形而來,大家也能發揮自己的創意應用變形喔♥️

【工商及諮詢服務時間】

好吧,再來繼續推我的書(編輯在我粉專旁邊他很關心進度😂)

《國考歐趴》購書來此,遞傳送門📕博客來連結:https://reurl.cc/12lNV9

😎如果有國家考試各試準備的疑問或心得回饋,請以下面「提問表單」與小歐聯繫(目前免費,視提問順序於小歐上下班空檔文字回覆):https://allpassnow.com/contact-me/

🌈最後應部分讀者詢問,讀者若有「急迫]「客製化」的個人考試準備疑問,或制定讀書計畫等需求,可以到官網查詢一對一付費諮詢服務

2022-03-17 1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讀書方法讀者來信

Q、零基礎想準備高考,需要報名補習班嗎?

by allpasshelp 2021-04-09

【讀者提問】

「請問無任何基礎想考高考人事行政,請問有推薦直接去補習班嗎?目前白天上班,希望用下班時間念書,謝謝!可以公開 謝謝!」

【小歐回覆】

謝謝Ling來信,我這裡想先分二個層面來回覆你,分別是(1)該不該去補習(2)邊上班邊準備考試的建議

面向1.沒有基礎想準備高考人事行政,該不該補習

因為Ling你說自己是「零基礎」,那我建議的優先事項是請你找一天「去補習班走一趟」,並且盡可能充分了解以下事項,再決定自己要不要補習。

(1)基本對於公職福利、考上後的綁約分發等流程、「人事」業務的初步認識

(2)了解人事行政的考科有哪些

(3)補習班的教材你看不看的懂

(4)補習班的行情(你得花多少錢+多少時間)

雖然上述這些內容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熱心網友的初步介紹,甚至是各大補習班的網頁都有揭露,但是實際走一趟的好處是:你能「真實」的體驗且「短時間」得到你所需的內容

最後,強烈建議「找親近/可信任+能幫你扮黑臉」拒絕補習班推銷的親友一起去,避免你一時腦波弱就簽下補習契約。

至於「要不要補習」,我想給的簡單結論是:

當你對於補習班/人事行政考科有了初步貼近真實的體驗後,就只要從自己的個性+經濟能力去決定補習,我自己的決策標準是:

買時間+花錢=去補習(他律)

花時間+省錢=自學(自律)

P.S.上述的回答僅適用補習班有開的考科才行,像是技術類科(非行政)的生物技術、農業技術等類型,坊間目前並沒有講師開課者,還請直接選擇左轉以準備自學。

面向2.白天上班,想用下班唸書可以嗎?(換個方式問)如何執行?

據我觀察,我聽過或身邊能夠「邊工作邊念書」的案例,通常有以下特質或背景

(1)自律性極高

(2)單身/無家累

(3)剛剛畢業-記憶力體力佳

(4)相關科系/有共筆贏一半

(5)超級會考試的學霸:已經考過,且幾乎上榜;或根本是早就考上只是不爽現在單位而選擇重考

(6)本身已在同樣公職服役+當年度科目有實務題

以上類型給Ling及讀者參考,也能評估自己是不是符合上述的其中一類。

若是,則先恭喜你贏在起跑點;若不是,也不代表你邊上班邊考試不能順利上榜,只是你可能需要較多的「自律+心情調適能力+念書技巧」

邊上班邊準備考試,是否真的就是不可能考上呢?答案是「No,你絕對能上榜」!但是,你需要更有意識的保留“讀書/做考古題”的時間(自律+時間管理),並且有好用能讀懂的教材可以時刻查閱(工具),還要保持耐壓的狀態。

小歐建議,讀者若打算邊上班邊準備考試,可以利用以下幾個黃金時段讀書(及其好處)

(1)剛上班前30分鐘到1小時時間給自己寫考古題(#腦科學 推薦/最佳,我自己也是在這個時段創作)

(2)中午(較不建議),但可以用午間散步舒緩自己的壓力

(3)快下班前30分鐘到1小時

(4)週末(《下班後1小時的極速學習攻略(博客來連結)》最為推薦的方法,因為能夠有效+有規劃的運用大塊完整的時間)

擇定固定讀書時間後,先從考古題累積自己的知識量,並定期定額讓自己養成讀書的習慣,像是一天固定念幾小時,並善用日常工作空檔稍微複習今天溫習的內容,這樣間斷式的學習方式也已經被科學驗證,能讓學習效果更加強化,並且透過分散累積學習,讓自己在低份量+低負擔+微壓力的狀況準備考試,維持讀書時平穩心情。

最後,「邊上班邊準備考試」有一個較全職準備的好處便是能排除「經濟來源造成的額外壓力」,或許能更專心在吸收應考知識,以獲得更佳的讀書效果。

以上簡單的回覆內容希望對Ling有幫助。

如果大家還有其他問題,歡迎到「https://allpassnow.com/contact-me/」寫信給我提問,同意公開者優先回覆。

2021-04-09 0 留言
1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關於我

關於我

關於我

歡迎大家來到「國考歐趴AllPassNow」,我是4個月考上公職(高考)的小歐。 2021年2月出版個人第一本著作《國考歐趴》,旨在幫助考生從0到1準備國家考試,特別著重於高普考上榜的系統化作法,上市一個月都保持在博客來暢銷書榜前5名。 本部落格主要分享「國考準備SOP」、「考試技技」、「讀書/考試好書推薦」、「考試疑難雜症Q&A專欄」及「客制化的陪考教練一對一諮詢服務」。 國考不難,難在堅持,小歐是最懂你的陪考教練小歐,希望以文字陪你走過上榜前最後一哩路。

與我聯絡

Facebook

訂閱電子報

「國考歐趴(Allpassnow)」電子報將不定期出刊,訂閱獲取國考資訊!讀者若有國考準備的問題亦可用此表單提問,將以電郵或就共通提問抽取部分提問內容發文回覆!


近期文章

  • 【心理測驗】我適合考公職嗎?一分鐘測出你的公務人員指數

    2021-02-04
  • 【好書推薦】劉軒《不敗學習力-學霸都在用的10大聰明讀書法》

    2022-04-26
  • 【必看】國家考試-申論題的六大題型-下篇

    2022-04-19
  • [日常生活中持續提升國家考試-寫作能力2個提案(上篇)]

    2022-04-18
  • 【準備國考,要搭配戰略思考】-報考篇 (下集-做法SOP)

    2022-03-29
  • 【準備國考,要搭配戰略思考】-報考篇 (上集-戰略)

    2022-03-29

Categories

  • 個人故事 (1)
  • 其他 (1)
  • 好書推薦 (1)
  • 心智鍛練 (1)
  • 心理測驗 (1)
  • 考試技巧 (9)
  • 讀書方法 (11)
  • 讀者來信 (4)
  • 電子報 (4)

免費訂閱電子報

About me

About me

我是四個月就考上公職的國考歐趴-小歐,本部落格將手把手帶你通過國家考試,開展你(妳)的公職之路。

Popular Posts

  • 1

    【心理測驗】我適合考公職嗎?一分鐘測出你的公務人員指數

    2021-02-04
  • 2

    【考古題讀書法-序】「高效率準備國考」第一步:寫考古題,解決你總是讀了就忘,忘了再背的讀書困境!

    2021-02-01
  • 3

    【系列文】如何高效率準備國考-考古題讀書法(一)80/20法則

    2021-11-26
  • Facebook
  • Instagram
  • Email

@2019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allpassnow國考歐趴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