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歐趴
  • 首頁
  • 關於我
  • 國考技巧
    • 讀書方法
    • 好書推薦
    • 心智鍛練
    • 考試技巧
    • 讀者來信
  • 聯絡我們
  • 一對一諮詢
  • 《國考歐趴》附錄下載頁
  • 關於國考歐趴
  • 聯絡國考歐趴
國考歐趴
  • 首頁
  • 關於我
  • 國考技巧
    • 讀書方法
    • 好書推薦
    • 心智鍛練
    • 考試技巧
    • 讀者來信
  • 聯絡我們
  • 一對一諮詢
  • 《國考歐趴》附錄下載頁
分類:

考試技巧

a person wearing face mask while writing on test paper
考試技巧

【必看】國家考試-申論題的六大題型-下篇

by allpasshelp 2022-04-19
【必看】國家考試-申論題的六大題型-上篇

【前言】

  • 適用社會人文科學領域
  • 本篇是綜整自Zen大無私分享的好文(原始文章-連結於此「點選」),若需要進一步了解詳細範例建議閱讀原文
  • 原文是zen大轉發社會學知名補教/講師-陳遠老師的《社會學申論六大題型》一書的前言,購書請點:博客來連結

【小歐綜整-好讀版】申論題的六大題型 ,4-6類

第4類:綜合型試題

試題特色: 所謂綜合(synthesis),是將事物或觀念的各項組成要素,以合理的比較進行組合,故我們亦可稱之為「比較題」。(小歐OS:一般是將相近、對照的觀念拉在同一道題目測驗考生是否能確實分辨)

準備要訣:  組合各項要素的方式有很多,以國考範圍而言,通常會被題目所給定。第一種是從屬與因果,要求考生區分兩樣事物的廣義狹義或前因後果。第二種是相同與相異;第三種則是優點與缺點。(小歐:建議大家在準備國考時可以自行整理近似概念的「重要概念/名詞定義」筆記並花時間熟背!)

五、應用型試題

試題特色: 所謂應用(apply),就是將已知的知識內容與新穎的經驗現象加以結合。和第三類的「理論型試題」不同之處在於,它需要深入到經驗現象的內部,才有可能進行理論性的想像遨遊,否則空談理論只會是「唱高調」,拉不下身段去親近實相。在審題時請小心:若是所詢問的議題已見諸思想名家之著作,即屬於理論型試題;反之,若議題並非直接見諸思想名家之著作,這時就需要考生進行演繹連結,故難度與活潑性都較理論型試題更高,且較不會有標準答案。

 準備要訣: 理論的應用可分為四種。(個別試題解析範例,詳見原文)

  • 描述:就是以既有的概念、命題或理論和經驗現象相聯結。
  •  解釋:以既有的命題或理論,指出經驗現象發生的原因。
  •  預測:就是以現有的命題或理論,推估未來的社會現象。
  •  實踐:有何方式可解決或改善眼前的問題,通常包括由下而上的社會運動,以及由上到下的社會政策。在研究所考試偏重前者,至於國考則重後者─另外,很奇怪的是,十幾年以來,地方特考更重後者。

六、評論型試題

試題特色: 所謂評論(evaluation),乃是以可被公認的標準,對知識的優劣進行判斷。因此,它可能要求概念、命題與理論,它可以是分析、綜合與應用,只是除了背誦之外,還要能做出優劣評斷─這是目前已知的、人類最高程度的認知能力。

準備要訣: 內部批判,是對知識在邏輯與經驗的一致性做檢驗;至於外部批判,是對知識的社會前提做揭露。後者太深,僅有研究所考試敢考;前者……也不簡單啦,但是國考就比較敢考了。

以上,再給各位國考生視個人準備的專業科目去對照試題類型與準備要訣。

2022-04-19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close up of a person signing a document
考試技巧

【準備國考,要搭配戰略思考】-報考篇 (下集-做法SOP)

by allpasshelp 2022-03-29

#國考乾貨#系統化做法#高普考 延續上篇發表的貼文[國考類科選擇的4個戰略]

本篇接著談實際做法

【選擇國考類科的5步驟】

請考生於報名前搭配下圖待辦事項(To-Do-List)一步步操作,以釐清當前的最佳類科選擇

圖、國考報名TO-DO-LIST

🌟步驟1:決定考試類別

-類型:高普初考或其他(三等到五等)-「初、普考VS高考」起薪及升遷考量-上榜機率

🌟步驟2:了解考制

-是否符合(類科)報考資格-選定考試的類型是否擅長(選擇vs申論)-考試日期有時間準備-確定報考類科是否穩定開缺(最好能1年考多次、且每次開缺5人以上)

🌟步驟3:查詢候選類科的工作內容

-普遍原則:技術優於行政類科-專業職系優於綜合職-可搭配個人性格取捨(內勤或外務輔導類)

🌟步驟4:查詢候選類科,特別是應考專業科目

-科目確定能掌握,看過考古題更好(有讀過一半以上,最好本身是相關科系出身,以縮小準備難度)

-能否導入補習資源(有補習班開課相對競爭者眾,但能幫助零基礎者備考,但無補習班資源則應有相對應的自學與抽取資訊讀書技巧)

-背科或術科是否擅長(如果法科則建議要有一定的邏輯跟法律概念,記憶整合能力強化;若為需要計算能力,如管理、財會、術科工程等,則建議有基本數理微積分能力)

🌟加碼步驟:必要時可以搭配候選類科的上榜心得

-查看上榜者背景及準備時間與自己當前條件的差異(難度評估)

🌟步驟5:人生抉擇先用刪去法,最後聽從直覺

步驟1-4後相信很多人應該會落入一個窘境,那就是手上查詢一堆資訊,但不知如何選擇這時候小歐會建議大家運用刪去法逐一剔除偏離太遠的類科選項,再用直覺法做出最後選擇當然在準備前期/未報名前都有機會改變類科,或是隨著自己的應試經驗增多,考生將能更快選定自己想要什麼、擅長什麼以設定目標

總之選取類科就是在自己「資格符合+自己能讀+中上上榜機率」的三個條件圓圈裡面找到最大的交集就我個人經驗+身邊上榜者回饋,短時間最大化報名各類國考(最好能一魚多吃)是他們迄今回想起來覺得最重要的應考策略之一!♥️共勉之

趁著週末按照前面的步驟將自己想報名的類科篩選一遍吧,報名後就可以即刻展開備考計畫囉🌟🌟

***

延伸閱讀

《國考歐趴》博客來購書連結

🌈如果需客製化或急迫性的國考個人讀書計畫檢討及考試技巧強化等,亦有一對一付費諮詢服務 ,詳情如連結https://allpassnow.com/consulting/

2022-03-29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person using laptop
考試技巧

【準備國考,要搭配戰略思考】-報考篇 (上集-戰略)

by allpasshelp 2022-03-29

三個常見的報考類科前的常見矛盾案例

本週小歐又在臉書發起「矛盾大對決」,貼文裡給了3個案例,分別是

Q1我數學/理工專業不好,背誦也不太行,這樣我該報名行政類科(背科多),還是技術類科(理科多)? Ans:對應戰略1

Q2我不擅長文書、申論及寫作,我是不是放棄高考,改拼普考?Ans:對應戰略2

Q3我一樣的類科已經挑戰第3次了,是不是要繼續報考?還是乾脆換一個類科試試?Ans:對應戰略3

有些熱心的朋友在貼文留言分享「選能看的下去的類科報考」、「自己就選普考準備」等,這些理由真的是每個人決定報考前實際會遇到的情境,煩惱程度也都不太一樣。

最後決定報考的類科,要找容易上榜的!又該怎麼做?

小歐在 《#國考歐趴 》書裡有寫道:「最後決定報考的類科,要找容易上榜的項目報考」,好啦,我知道某些讀者看到這裡一定會想說,這不是廢話嗎,我也想找個錄取10人,只有3人報考的科目啊,報名即上榜,問題是沒有這種好事啊(荼),每天我為了要考什麼類科/哪一類國家考試,煩到頭都快爆炸了,小歐你還來亂XD

稍微盤點一下,就會發現影響報考類科的要素,包括大環境(開缺狀況)、個人學經歷背景、擅長科目等,究竟如何取捨及排序,真的需要考生以極高智慧做出取捨。不過,小歐身為國考老司機+專業的系統化達人,還是想要給大家一些不同於其他國考準備的戰略思考(本篇)及搭配作法(下篇)。

好的,做事情的底層思維是最重要的,在談作法前,我要分享4個我認為報考國家考試需要的戰略(底層思維_),幫助大家做為決策的依據。

4個報考國家考試需要的戰略思維

戰略1、找出自己的好球帶,集中投射及揮棒

準備考試,目標應放在上榜,所有準備及決策都該以此規劃

-你有科系優勢嗎?學長姐同學有公務員嗎?當初考什麼上榜的,去問出來!

-文字表達優勢?如果你跟小歐一樣,從小作文成績或文字表達運用得宜,可以選用作文跟申論題拉高分數(相信我,高考才是你是主場!)

-語文優勢?這幾年,因應雙語國家的政策,英語的配分比重將逐漸拉高,也偏實用出題,大家如果在英文能力不錯,記得把握共同科目。

-擅長數理還是背科?專業科目多會需要計算,背科則需要對科目知識有全盤理解記憶,二者大不同,挑容易準備的切入吧

戰略2、過去考試擅長的/表現好的科目,可以成為你「公職考試」軸轉的依據 

這裡要來分享一個我的強者好朋友A的故事,A全職準備國考好幾年,剛開始他是先從選擇題為主的初考開始準備,但是一直都差幾分才能上榜;後來,他在補習班的建議下,選擇同類型的高考,結果寫作不是腦筋一片空白,就是看到申論題目跟他裝熟,最後落榜幾次後在評估勝率+超級擅長選擇題型後,改報名普考民政就上榜了 (非常之波折,但最終也是上榜了)。至於A現在已經入職滿十年囉,符合資格參考公務員升等考試,如果能順利通過,加薪又有機會往薦任公務員邁進。

說了這麼多,主要是提醒讀者要回去看自己的考試成績、檢討,長處強化,短處放棄,必要時透過相關考試或科目間的替換,盡早完成轉換全心投入準備,才能更早上榜。

戰略3、考後定期檢討,適時停損或轉換跑道

-逃避不可恥,機會到處都是

有的朋友落榜多次,始終死忠在特定科目的備考,都是因為被「沉沒成本」困住,已經買的書不能放棄、已經補習及讀通的科目不善用太可惜,結果就這樣堅持一樣的準備方法,然後期待不一樣的結果,青春都熬成了白頭,都沒上榜,這樣拉長人生來看,這些偏廢的時光不是可惜?所以,要嘛透過諮詢、看書( 推薦#國考歐趴)或是導入補習資源調整讀書考試技巧,不嘛就是設立停損點,改考國營事業、公營銀行等其他類別的考試賽道努力!這裡就不得不提最近我輔導的一位讀者,他原先多年都以農會考試為目標準備,但是這種考試開缺不穩定,又有一些人治的成份在,後來,幾經考量最後他勇敢選擇轉換到國營事業去準備,為此我們展開讀書計畫的討論(幫集氣祝他準備一切順利!)

戰略4、人多的地方,真的不要去嗎?NO!

-開缺多寡直接決定你的勝率:我必須說,缺額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是否能夠穩定且大量的開缺才是挑選考科的重點,除非你是考律師、醫護執照這類的國家考試,否則,公職這種一個蘿蔔一個坑的錄取方式,愈多開缺上榜機率將愈高。而且穩定開缺表示你的每次落榜,調整讀書方法後能每半年到一年報考,這才是最穩當的準備方式。

-寧可當50個上榜者倒數2名,也不要當3名上榜者,自己是第4名的孫山之後

拉拉雜雜又講好多> – < 沒關係,有用的內容一點就夠,有了這4大戰略後,下篇接著聊聊實際作法,順便搭配我先前發佈的報名國家考試的待辦清單,敬請期待喔!

2022-03-29 1 留言
1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schoolchild solving elementary science test
考試技巧

【必看】國家考試-申論題的六大題型-上篇

by allpasshelp 2022-03-22

【前言】

  • 適用社會人文科學領域
  • 本篇是綜整自Zen大無私分享的好文(原始文章-連結於此「點選」),若需要進一步了解詳細範例建議閱讀原文
  • 原文是zen大轉發社會學知名補教/講師-陳遠老師的《社會學申論六大題型》一書的前言,購書請點:博客來連結

【小歐綜整-好讀版】申論題的六大題型 ,1-3類

第1類:定義型試題

-試題memo:最初階考題,分數基本(保底)盤

-考題特性:要求考生對指知識內容進行完整回應,交代此知識內容定義為何(what),考驗的是個人對於「知識掌握的熟練度」,通常會跟更高階題型一起綁定在同一題裡測驗,像是某學說的定義(占5分),試論情境應用或當今政策配套評析(占15分)。

-應考策略:

  • 死背;建議「強化記憶術+審題能力」
  • 任何專科,必有其專屬不同其他科目的「特有概念/專有名詞」,建議在正式上場前,自己整理一份「重要概念一覽表」,廣納教科書、考古題、補習班授課重點,詳加熟記。

第2類:說明型試題

-試題memo:本類型需要考生對不同學說演變、相對因果關係及對照十分清楚,才有辦法針對單一考點發揮。

-考題特性:此類題型,主要是要求考生對某種知識內容進行解說,交待某項知識內容的想像空間究意如何(how)。

-應考策略:此題目看似漫不經心,但陰狠萬分(原文作者用語),經常讓許多考生連審題都看不懂,更別說答題。例如「偏差行為都是來自於創新嗎?請從社會學的角度,進行正反二面解釋」,陳遠老師建議準備考試時,需要儘量將重要概念、理論派別、學者名稱、著作來源立體化聯繫,以舉一反三,小歐的白話翻譯是:這類說明型的試題,需要你對學說間演變、相對因果關係及對照十分清楚,才有辦法在出題老師隨意出題的單一考點發揮。

第3類:分析型試題

-試題memo:國家考試「社會人文類」的命題大宗。

-考題特性:分析(analysis)是將事物或觀念分離其各組成要素,就是需針對概念、命題、理論進行分門別類,故可稱之為「分類題」,而國家考試通常會以學術界公認的分類架構為命題對象(白話:進入教科書的內容)。

-應考策略:分類架構以邏輯學來說,即窮盡與互斥,沒有類別被遺漏,且劃分類別間不得重覆,此類(考題)的段落數目,大致吻合分類架構的類別數目,也最好讓段落與類別得以相對應,以利閱卷老師逐段檢視。


後面3類分別為綜合型試題、應用型及評論型試題,將收錄在下篇中;另外小歐會在完整6類整理完後,就個人當年準備技術類科/理工科目的試題進行簡評分析,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查閱喔!

2022-03-22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unrecognizable female students studying with books
考試技巧

Q.怎麼知道自己適合考什麼類型的國家考試?

by allpasshelp 2022-02-15

#本日乾貨#報考抉擇

剛好今天生日的讀者兼壽星提問「Q.怎麼知道自己適合考什麼類型的國家考試?」

小歐就來快速的綜整我跟她的對話只有6字箴言「上網查,找人問」

大家先不要翻桌,小歐是認真的(沒有要嗆提問者的意思)請給我5分鐘讀完這篇貼文

  • 上網查

請讀者可以去「考選部」官方網站查詢Google輸入「考選部 應考資格查詢」找到(下圖1)網頁截圖

依照選單填入學歷查詢,即刻可得一堆符合你考試資格的國家考試,此處查詢結果通常是大量且不完全精確的結果

小歐建議大家可以先從「最常見+錄取人數最多」的 #高普考 #特考 開始篩選適合的考試類科

或是進一步運用「找人問」去限縮選擇

(補充:國營事業、農會、公股銀行不在這裡喔!)

圖 1、「考選部/應考資格查詢/輸入個人學歷等條件查詢」
  • 找人問

以下三個人選是考生可以用來聚焦適合報考國考類型的小幫手喔!不要吝惜請教,常常能幫你節省不少時間喔!

  1. 畢業/就讀科系的學長姐、同學(上榜者優先)
  2. 工作地正職員工的應考類別(限公家機關及國營事業場域)
  3. 綜合型/中大型補習班
    • 直接帶著腦袋清楚的親友陪你去補習班走一趟(請親友當你被無腦推播報名的煞車器)
    • 直接詢問櫃檯你可以報名的國考、公營考試,並且請他給你日程、需要準備類科的比較、考題/補習班教材參考,
    • 初步有概念後,離開後再進一步上網了解細節的考試訊息(細節可以參考 #國考歐趴 新書的補習班使用指南的相關章節)

【5星🌟重點】考生若能最大化的收集你能報考的類科/考試類別,才能讓你一年準備多次報考,有選擇餘裕的情況下,反而內心輕鬆更容易上榜

P.s當然擇定一個主力考試準備,一定是最優先事項喔!

2022-02-15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radek-vebr-PImY68gNh9o-unsplash
考試技巧電子報

高敏感人(HSP)如何準備國考?

by allpasshelp 2021-11-25

你是對週遭一切都很敏感的高敏族人嗎?照過來,這裡有專屬於你的應考技巧

這期就讓我們來聊聊「高敏族」這個話題吧!

何謂高敏感人?

先來做一個高敏族測驗(請直接點此)吧!本測驗85分以上即為廣義的高敏感人。

高敏感人(HSP,highly sensitive person),是一群對於週遭人事物高度敏感的朋友,像是若一般人尚可忍受的溫度、聲音及氣味,極可能對於高敏人可能都會覺得特別不適或受干擾,出現像是心情受到影響、特別容易感到疲累的情況。

若是高敏人密集的與他人接觸後,或是長時間面臨高壓的情境,往往比一般人需要「安靜」且「單獨」的時空讓自己恢復

乍看之下,高敏人的特質似乎十分麻煩,但卻不盡然都是壞事,正因為他們對於情境敏感,所以往往能第一時間察覺職場或家庭等重要場域變化,也更容易同理情境中的每一個人,幫助組織凝聚共識,找出解決方案!

看到這裡,你一定想說這跟「國考」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因為據美國學者研究,高敏人的存在比例高達1/3(每三個人,就有一位朋友具有高敏特質)
那你當然有三成的機率需要終生與高敏特質為伍。

開頭文章曾提及「高敏人」五感敏感、情緒容易波動、常需要休息
這都會讓國考的準備充滿了挑戰,但卻也不是全然無解,這裡身為「資深高敏人」的小歐將分享專屬於我們的國考技巧,幫你在國考前中後期,都有方法有效提升國考準備的成效,進而反應在成績上。

給高敏族的國考技巧

下列技巧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透過「提升熟悉感」,安頓身為高敏人的你在國考的壓力下的心情,以期降低焦慮,發揮最大的讀書功效,順利上榜!

  • 你們(高敏族人)下決定應該不容易,但一下決定後就會堅持到底,所以為了不後悔,小歐建議你們把為何報考的目的、願景透過書寫文字化,並從中確立自己的決心。
  • 善用你們天生的洞察力,你要相信你對於題目出題者背後意圖的敏銳,設身處地去達成他們想要的解答。
  • 不要過度勉強自己,務必好好休息:勤勉是好事,但是高敏天生對於週邊環境跟他人情緒容易放大,因此容易感到疲倦,給自己固定場所跟時段好好休息能提升讀書效益。
  • 休息:可以利用假日親近大自然,或午間或傍晚到鄰近的公園走走,釋放壓力;或是透過五感休息(像是香氛、娃娃觸感、喝花草茶等原型食物)療癒自己。
  • 平時可以固定場所或透過儀式感開啟每天的讀書日程
  • 透過讀書紀錄保持對自身狀態的掌握。
  • 正式上場前,帶一些熟悉的文具及穿著更能快速穩定情緒,或是透過前一天確認考場及鄰近店家,有規劃才能帶來控制感,盡可能減少應考當天的「意外驚喜」將有助於讓你的實力得到最大發揮!

你是高敏人嗎?有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狀況,或有什麼想知道的主題都歡迎留言或到fb找我玩喔!

我是四個月考上高考的小歐,希望今天的技巧你還喜歡。咱們下次見囉!

2021-11-25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考試技巧電子報

「準備國考」就像馬拉松一樣,懂得配速、休息,才能抵達終點

by allpasshelp 2021-11-22

上圖:看到這張照片裡有一個孤獨的跑者嗎?他很努力向著光明的未來跑去,但可能身心疲累不已。(圖片來源:Unsplash)

這封信想跟夥伴聊聊何謂成長型心態,你知道當一個人不斷追求成長、更好,看似積極美好,但可能是成為壓垮自己身心的最後一根稻草。

當身體與腦袋分離時,就是認識自己的開頭

小歐10月底正式將書稿交出去,馬上就展開下一個「每週一封電子報」的伴讀計畫,長草的「國考歐趴」的部落格也立馬開始進行整頓,換掉選單、調整格式排版等,密集做了不少事,正職也維持著一週二天的加班生活。看似一切如常,斜槓持續推進著,然後……開始不對勁了,小歐發現自己這二週陷入一種微憂鬱的窘境,開始大小病痛不斷、很容易都週遭的親友不耐煩、凡事提不起勁,讓我不得不停下腳步自問:我怎麼了?

「成長心態」VS「定型心態」

小歐在即將出版的國考書裡,有簡單的帶到 「成長心態」與「定型心態」的比較,具備「成長心態」的人,會相信自己面對生活困難、讀書考試等挫敗是能透過對外求助、學習等方式解決並克服;而「定型心態」的人,則更認同宿命論、天資說,就是我失敗是因為我沒天份,相信自己就只能這樣過一生,資質決定階級等。小歐在書裡也是鼓勵大家要將暫時的失敗,當做未來成功的過渡,不要輕言放棄,持續努力找對方法積累實力。長久下來,在國考準備上必有所成。

然而,小歐這裡想要延伸這個話題,提醒大家,成長心態很好,但要懂得覺察自己當下身心狀態,決定休息還是繼續GOGOGO。回到文章開頭我最近何以陷入「微憂鬱」這件事情。先講結論,我過於努力,以至於過度使用我的身體,積累過多壓力,身體透過「失控」提醒我不要再逼迫自己往前了。

你的疲累,身體全知道

不要小看你的身體,它比你想像中還有智慧!微憂鬱緣自於個人身心不一致,源自於我的頭腦覺得還可以再努力一下,計畫也順利展開,只需要用意志力多做一下,文章出個幾篇又不難,致力於維持高功能的生活步調打從8月開始,一連三個月,未曾休息,以致於身體過勞被忽略,而最大的警訊在於我開始免疫力下降、乾嘔、疲倦沒活力,因此在交出書稿後,身體用這種方式跟我抗議。

追求成長,以致於過度努力者最大的問題在於,凡事只向著目標奔去,達標、下一個’、再設定目標’、下一個,在每一次的不可能任務裡達標,感受著2秒鐘的快樂,然後沒感覺再換下一個挑戰。過程中的體驗與美好,就像命運好好玩的萬能’搖控器一樣,直接被快轉甚至忽略不記。這樣挑戰帶來的成就感與小確幸也就一絲不剩,只剩下手頭沒事的焦躁感,及感覺自己很廢的罪惡感了。

小提醒:休息,真的是為了走的更遠更廣。

  • 腦子或許會騙你,你身心不會。保持覺察!
  • 成長這件事情,是讓你能享受過程,而不是做為止焦慮的藥方。
  • 完成大型專案後/生命的里程碑後,記得給自己時間重新體驗過程裡的一切感受,你會發現你做得比裡腦袋理解的更多更棒。
  • 你已經足夠好,而不是還能更好
  • 休息,休息,記得休息。

祝福你^_^

2021-11-22 0 留言
1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mcq-skills
考試技巧

國考「選擇題」作答前必看技巧

by allpasshelp 2021-11-01

準備國家考試等大型考試,策略性作答是必備技能。

只要人工出題,必然有人性盲點所無法克服之處,聰明的考生就是針對這些出題者的盲點,反過來做!

統計學家教你「如何看透選擇題答案的玄機?」

《為什麼出布容易贏?》一書的作者蒐集網路公開的100組考題,34組測驗驗題是學校考題,66組為其他來源,總樣本共2456題目,測驗涵蓋了各級學校考試題目,美國公民移民測驗題、10個洲的鴐照考題等,分析上述樣本試圖從中尋找幫猜題者加分的策略,以下為作者的綜合建議:

第一部分:是非題做答技巧

  1. 回想事實,總是比捏造事實容易,所以答案「是」比「否」多,比例56%比44%。
  2. 試題答案出現「是-否-是」交替次數多。
  3. 完成所有考題,將不確定的題目前面標記,看該題前後題答案,若相鄰二題答案相同(如二題都是「是」),那就猜相反答案(「否」)
  4. 若相鄰前後二題答案選項不同,那就猜「是」(因為整體「是」為正解機率較高)。

【小歐OS】是非題「O」比「X」多,交替的答案較為常見!

第二部分: 選擇題做答技巧

  1. 以三個選項(A、B、C)的考題來說,三個答案個別正確機率大約相等。
  2. 以四個選項(A、B、C、D),第二個答案B較受偏好(機率28%)。
  3. 以五個選項(A、B、C、D、E),C(機率17%)最不受青睞、宜選擇E(機率23%)
  4. 答題時,絕對不要猜測選項出現「絕對」字眼,例如 never、always、all、none等字眼。(中文考題例如,法律規定有上述這些情況,全部適用相關罰則、完全排除等)
  5. 「以上皆是」與「以上皆非」等2個答案正確機率較其他選項高,正確率高達52%。
  6. 因為出題者為確保題目正確陳述到毫無爭議,通常會用修飾語言強化正確性,因此句子就會偏長,所以,選擇題中最長的答案最有可能是正確。
  7. 四個選項的考題中任何一題的正解,與上一題正解選項重覆機率只有19%(隨機安排應為25%),換句話說,連續出現一樣的答案機會較小。A-A的機率小於 A-B、A-C或A-D
  8. 猜測最常見的正確選項,避免選擇前一題相同選項的成功率也很高(見下表)
  1. 找出最長答案+排除異常(刪去最不可能者),能確實幫助你加分。
  2. 應付SAT等標準化考試的策略之一是消去異常的選項。在猜題時,避免猜和其他選項過於不同的答案。
策略相較於隨機猜測,策略性猜測令成果改善的機率
(採用策略勝率提高)
選「以上皆是」與「以上皆非」的答案90% (最佳策略)
在四個選項的考題選B在五個選項的考題選E11%
避免選擇和前一題相同答案8%

【小歐OS】選擇題先刪去異質性較高、完全不可能的選項後,再做答勝率較高!

本文重點摘自《為什麼出布容易贏?從球賽、股市到選擇題,在未知中輕鬆致勝的22個預測練習》(博客來連結)

圖片來源:Photo by Nguyen Dang Hoang Nhu on Unsplash

2021-11-01 1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考試技巧

應考,首要培養出手即上榜的直覺

by allpasshelp 2020-12-15

大家喜歡打保齡球嗎?

這陣子邊陪客戶規劃適合他的國考讀書方法,邊整理自己過去應考經驗

這才想起一件重要的應考細節:「舉凡大小考試,只要是公布成績超過預期或是順利上榜者,我都在考完試的當下就已有美好的直覺,9成上榜把握」,身為考生,我究竟如何培養出手即上榜的直覺,而非錯覺?

這裡我想結合本週打保齡球的體會,跟大家分享三個如何在準備考試過程刻意培養上榜直覺的技巧。

1、刻意練習養成出手直覺

我們都知道要上榜的前題,是要好好讀書,但讀書要到什麼程度才是效果好?就是你去到考場能夠順利做答,答題能夠8成5看懂,7成5有把握。所以必須像打保齡球一樣熟悉賽道、知道自己適合的球重、準備常穿球鞋,出手的時候才能穩定出球全倒,所以平時 #多做考古題 熟悉鍛鍊必不可少

2.善用基本功隨時校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在保齡球館牆壁上常見的正確打保齡球姿勢跟步驟建議,像是90度持球、瞄準錨點、步伐怎麼踩,其實這些都是在每次洗溝或是打擊率不佳時,回頭檢視基本功的好工具,若以考試準備來說,則是像考試技巧的書籍、上榜前輩分享的秘技跟準備方式,亦或是追蹤國考歐趴粉專貼文,都是很好的重新校準的方法

3.適度控制焦慮,常常深呼吸

應考一定會有焦慮,焦慮本身也無法控制,就像你出手保齡球前,你還是會難以克制感覺到壓力,但是就跟我們面對所有負向情緒一樣,不是用抑制,而是試著意識它的存在,再來透過深呼吸或是轉移焦點的方式去降低焦慮對我們表現的影響。舉例來說,焦慮時你可以固定幾個模式,像是我焦慮就重讀筆記(已經完成的內容,而不是新解題目)、或是喝口水、離開位子走走;若是在考試當下則是稍微看遠方、或是閉眼深呼吸都是讓自己情緒稍微緩解的好方法。

結語:刻意經驗自己上榜的篤定感

我認為每個人對於自己在應考過程時表現好壞,其實多少都有“底”,但是奇妙的是,那種篤定能夠考上或是解出題目的莫名信心,常是決定某個人現實真正能上榜的關鍵因素,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體驗過類似出手即成功的感覺?或是根本還沒出手就覺得自己一定能成功(這種人應該是信心爆棚😂😂😂),這類的經驗也有會發生在告白成功、面試錄取這些關鍵決勝點ー事件發生當下成功者都會有類似「必中」的篤定感

歡迎大家跟我分享自己的經驗,或是補充你的技巧我是小歐,祝你上榜#allpassnow 現在歐趴#心流#刻意練習#直覺力

圖片來源:Photo by Karla Rivera on Unsplash

2020-12-15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關於我

關於我

關於我

歡迎大家來到「國考歐趴AllPassNow」,我是4個月考上公職(高考)的小歐。 2021年2月出版個人第一本著作《國考歐趴》,旨在幫助考生從0到1準備國家考試,特別著重於高普考上榜的系統化作法,上市一個月都保持在博客來暢銷書榜前5名。 本部落格主要分享「國考準備SOP」、「考試技技」、「讀書/考試好書推薦」、「考試疑難雜症Q&A專欄」及「客制化的陪考教練一對一諮詢服務」。 國考不難,難在堅持,小歐是最懂你的陪考教練小歐,希望以文字陪你走過上榜前最後一哩路。

與我聯絡

Facebook

訂閱電子報

「國考歐趴(Allpassnow)」電子報將不定期出刊,訂閱獲取國考資訊!讀者若有國考準備的問題亦可用此表單提問,將以電郵或就共通提問抽取部分提問內容發文回覆!


近期文章

  • 【心理測驗】我適合考公職嗎?一分鐘測出你的公務人員指數

    2021-02-04
  • 【好書推薦】劉軒《不敗學習力-學霸都在用的10大聰明讀書法》

    2022-04-26
  • 【必看】國家考試-申論題的六大題型-下篇

    2022-04-19
  • [日常生活中持續提升國家考試-寫作能力2個提案(上篇)]

    2022-04-18
  • 【準備國考,要搭配戰略思考】-報考篇 (下集-做法SOP)

    2022-03-29
  • 【準備國考,要搭配戰略思考】-報考篇 (上集-戰略)

    2022-03-29

Categories

  • 個人故事 (1)
  • 其他 (1)
  • 好書推薦 (1)
  • 心智鍛練 (1)
  • 心理測驗 (1)
  • 考試技巧 (9)
  • 讀書方法 (11)
  • 讀者來信 (4)
  • 電子報 (4)

免費訂閱電子報

About me

About me

我是四個月就考上公職的國考歐趴-小歐,本部落格將手把手帶你通過國家考試,開展你(妳)的公職之路。

Popular Posts

  • 1

    【心理測驗】我適合考公職嗎?一分鐘測出你的公務人員指數

    2021-02-04
  • 2

    【考古題讀書法-序】「高效率準備國考」第一步:寫考古題,解決你總是讀了就忘,忘了再背的讀書困境!

    2021-02-01
  • 3

    【系列文】如何高效率準備國考-考古題讀書法(一)80/20法則

    2021-11-26
  • Facebook
  • Instagram
  • Email

@2019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allpassnow國考歐趴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