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歐趴
  • 首頁
  • 關於我
  • 國考技巧
    • 讀書方法
    • 好書推薦
    • 心智鍛練
    • 考試技巧
    • 讀者來信
  • 聯絡我們
  • 一對一諮詢
  • 《國考歐趴》附錄下載頁
  • 關於國考歐趴
  • 聯絡國考歐趴
國考歐趴
  • 首頁
  • 關於我
  • 國考技巧
    • 讀書方法
    • 好書推薦
    • 心智鍛練
    • 考試技巧
    • 讀者來信
  • 聯絡我們
  • 一對一諮詢
  • 《國考歐趴》附錄下載頁
作者

allpasshelp

allpasshelp

woman wearing blue jacket sitting on chair near table reading books
好書推薦

【好書推薦】劉軒《不敗學習力-學霸都在用的10大聰明讀書法》

by allpasshelp 2022-04-26

那些年,曾震憾過你的學霸

你對於學霸的想像是什麼?是既會玩卻又總是名列前矛?還是學東西特別快速,信手捻來就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或是你的生命歷程裡就有出現那麼一、二位令你此生難忘的學霸?

劉軒的新書《不敗學習力》裡面就有一個鮮明的代表,一切都從他哈佛時期同寢學霸室友Joe開始談起,一位花泰半時間在精進球藝的校隊,每天日常就是上課、空閒時練球、很少時間讀書,卻又總科科拿A;對比劉軒本人投入高工時讀書,卻總是低回收的情況,或許你比當年的劉軒更想知道對方是如何辦到的,而這個懸念便是促成作者寫下這本書的動機。裡面身、心及技的章節都能很常看到劉軒拿自己與JOE的比較,並透過他心理學博士的專業分析學霸究竟做對了什麼,同理,你也能從中對比出自己還能優化什麼?理由及步驟。

學霸教會劉軒的事:優異的學習成績=高效技巧+自我管理習慣+健康身心

若給我3分鐘解析並給予劉軒筆下的學霸一個定位,那就是他們都是「高效學習者」,而且人生不偏廢極為充實。而且正因為他們想做的事情很多,時間卻不甚充足,所以他們才什麼都辦得到!看到這裡,你一定覺得這段話極為矛盾對吧,但其實想要練成學霸是方法可以依循,並且持續優化的,像劉軒在書上,開門見山就提出一個我個人也十分認同的公式,那就是「優異的學習成績=高效技巧+自我管理習慣+健康身心」,而多數人的迷思可能是「優異成績=IQ+家庭與資源+努力」。(努力錯方向者,搞錯考試規則者落榜或學習成效不彰並不少見)

在國考乃至於大範圍的考試,是非常強調「策略導向」準備考試,包含收集教材、作息安排,甚至連臨場答題次序等都有學問,此是「高效技巧」;如何有意識的維持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是一門學問,因為就我跟讀者互動的經驗裡,焦慮至少會為考生真正實力打了八折以上;最後,自律也一直是個人能持續維持成長曲線的必須要件之一,更是能在國考馬拉松堅持到最後一刻的秘訣之一(曾經有一位前輩是這樣跟我分享:能夠不以讀書為苦,甚至樂在其中,就是真正的心流喔!)

考試必考題,都藏在目錄裡

拉回到《不敗學習力》書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說他觀察發現學霸Joe在大考前會將課本目錄跟授課大綱打開,花非常多的時間研究去推測「哪些內容是教授希望我們結業時能真正學會的」,甚至還會透過問對問題,直指核心,向授題教授提問:「老師,請問這學期的課程中,課綱希望我們理解與學習的重點是什麼?」 ,綜合以上二點的結論,學霸就能事半功倍的準備考試,因為「考試,一定是考主幹知識,而非小道消息 」,就像我們將複習看做一場知識的旅行,開始遊覽前必須知道哪些是重要、 必去的景點,而授課大綱及目錄就是最重要該門科目的重要指引,但凡列在課本目錄上的關鍵詞,都是必讀的重點!

這一點也跟小歐在《國考歐趴》書裡強調的觀念不謀而合,為什麼一再強調大家要從考古題、考選部公告的命題大綱裡面去反推必考重點,甚至最好連教科書的選購也要盡可能符合這個原則?就是因為愈是國家級、需公開檢視、強調公平性的大型考試,所以更會避開過度冷門、需鑽營、甚至是帶爭議的難解考題。所以,考生不需要自己嚇自己,只需要理解:必考題都在歷年考古題與經典教科書的題幹裡,那麼你自然就能安心的用「考古題讀書法」如學霸般高效寫意的準備大型考試!

學會如何學習,我們都能是學霸

這裡想跟大家科普一下小歐的經歷,我本身一路都是高中大學研究所都是第一學府畢業,平常熱衷於學習各式領域知識,並應用在自媒體、職場及生活中,應該能符合多數讀者對於學霸的想像吧?但其實我在升高二及大一時經歷一段不亞於作者劉軒的陣痛期,因為初入第一學府的我,並不懂得考試技巧與讀書方法,純用蠻力+努力,力求在考前將所有的練習題及教科書讀好讀滿,我相信大家應該不難理解,第一次大考我的成績有多麼難看,更別說身邊都是各種如JOE一般,甚至又會念書又會玩的天才們,發放考卷日簡直身心受創(笑)。但隨著幾年第一學府的沉浸式學習及同伴激勵後,我竟然也自學會了這麼一套讀書方法,甚至還寫了一本教大家4個月考上國考的書分享!看到這裡有沒有覺得,一個好的學習策略,學習如何學習,對一個人的人生進擊影響甚大?如果你還在猶豫如何改變人生,不妨從閱讀好書開始!我是小歐,你最好的陪考教練,將持續用好書跟知識陪伴大家!

延伸閱讀

《不敗學習力》2022.2 劉軒著:(博客來購書連結點此)

2022-04-26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a person wearing face mask while writing on test paper
考試技巧

【必看】國家考試-申論題的六大題型-下篇

by allpasshelp 2022-04-19
【必看】國家考試-申論題的六大題型-上篇

【前言】

  • 適用社會人文科學領域
  • 本篇是綜整自Zen大無私分享的好文(原始文章-連結於此「點選」),若需要進一步了解詳細範例建議閱讀原文
  • 原文是zen大轉發社會學知名補教/講師-陳遠老師的《社會學申論六大題型》一書的前言,購書請點:博客來連結

【小歐綜整-好讀版】申論題的六大題型 ,4-6類

第4類:綜合型試題

試題特色: 所謂綜合(synthesis),是將事物或觀念的各項組成要素,以合理的比較進行組合,故我們亦可稱之為「比較題」。(小歐OS:一般是將相近、對照的觀念拉在同一道題目測驗考生是否能確實分辨)

準備要訣:  組合各項要素的方式有很多,以國考範圍而言,通常會被題目所給定。第一種是從屬與因果,要求考生區分兩樣事物的廣義狹義或前因後果。第二種是相同與相異;第三種則是優點與缺點。(小歐:建議大家在準備國考時可以自行整理近似概念的「重要概念/名詞定義」筆記並花時間熟背!)

五、應用型試題

試題特色: 所謂應用(apply),就是將已知的知識內容與新穎的經驗現象加以結合。和第三類的「理論型試題」不同之處在於,它需要深入到經驗現象的內部,才有可能進行理論性的想像遨遊,否則空談理論只會是「唱高調」,拉不下身段去親近實相。在審題時請小心:若是所詢問的議題已見諸思想名家之著作,即屬於理論型試題;反之,若議題並非直接見諸思想名家之著作,這時就需要考生進行演繹連結,故難度與活潑性都較理論型試題更高,且較不會有標準答案。

 準備要訣: 理論的應用可分為四種。(個別試題解析範例,詳見原文)

  • 描述:就是以既有的概念、命題或理論和經驗現象相聯結。
  •  解釋:以既有的命題或理論,指出經驗現象發生的原因。
  •  預測:就是以現有的命題或理論,推估未來的社會現象。
  •  實踐:有何方式可解決或改善眼前的問題,通常包括由下而上的社會運動,以及由上到下的社會政策。在研究所考試偏重前者,至於國考則重後者─另外,很奇怪的是,十幾年以來,地方特考更重後者。

六、評論型試題

試題特色: 所謂評論(evaluation),乃是以可被公認的標準,對知識的優劣進行判斷。因此,它可能要求概念、命題與理論,它可以是分析、綜合與應用,只是除了背誦之外,還要能做出優劣評斷─這是目前已知的、人類最高程度的認知能力。

準備要訣: 內部批判,是對知識在邏輯與經驗的一致性做檢驗;至於外部批判,是對知識的社會前提做揭露。後者太深,僅有研究所考試敢考;前者……也不簡單啦,但是國考就比較敢考了。

以上,再給各位國考生視個人準備的專業科目去對照試題類型與準備要訣。

2022-04-19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woman writing on a notebook beside teacup and tablet computer
讀書方法

[日常生活中持續提升國家考試-寫作能力2個提案(上篇)]

by allpasshelp 2022-04-18

#國考乾貨 #高普考 承諾大家要給的作文大補帖來啦 (超長文)

上週分享的即時新聞有說:「從明(112)年起,包含高普考在內15種以上的國家考試不再考公文啦!而原來同為國文科作文配分大幅提升至80%」,換言之,寫作能力幾乎就是決定你國考上榜與否一個重要因子,也就是:考生更要從日常生活開始有意識的練習寫作/提升文字力

小歐講得輕巧,如何實作卻是個艱鉅的難題

畢竟多數人對於“如何寫作,特別是實際上場參加國考的當下,既要言之有物,又要同時提升自己的文章易讀性”,

嗯……看起來好難,對吧😭
所以通常考生的鍛鍊方法只有之一種,拼命投入時間「閱讀」作文考古題⟨你們沒看錯,多數人都是用眼睛從頭至尾把題目+示範解題文章給看好幾次)然後沒有自己寫過一個字
這個「只看不寫」的狀況就是多數人練不好國考作文的主因!!!!
想要作文好,請一定要親自動手開始練習

所以,小歐聽取作家朋友與我自己一路走來網媒專欄的建議
提出4個日常提升寫作力的待辦清單:(這裡先分享最基本的2項)–-每天發廢文、抄寫名言佳句
至於強化閱讀及列大綱練習則屬技術含量較高的練習,小歐將另闢專篇分別說明~
好的,進入含金量高的實作區

提升國家考試-寫作能力2個提案

1.抄寫名言佳句

🌱想解決的問題:寫作時辭窮、引述句子意涵與時機不對、文章深度不足

🌱執行難度:1星 (適合所有人)

🌱執行方式:有時候考生在寫作時,常會發生寫到一半卡住,卡住的原因為不外乎(1)沒靈感 (2)寫到走心/離題 (3)辭句庫不夠用寫到辭窮;這時候有一個很好的日常鍛練方式,那就是抄寫名言佳句,這個練習就是研大家看到不錯的字句可以用手抄或分享的方式紀錄抄寫,長久下來對於個人的詞句庫擴大會有蠻好的效果!
-如果大家不知道哪裡有好的名言佳句可以觀摩,FB有蠻多不錯的粉絲團/社團,例「這個句子打動了我」「一句話的力量」等,大家可以進步搜尋關鍵字了解PS文豪或寫作名家都是透過優良作品抄寫或模仿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喔-像是富蘭克林、邱吉爾都頗擅此道喔!

2.每天練習發廢文

🌱想解決的問題:寫作時沒有想法、或是腦袋一片空白、平時不易表達個人看法(考慮太多或完全主義)

🌱執行難度:3.5星 (透過練習人人都會寫作!)
🌱執行方式:每天發廢文也是我的作家朋友分享,無成本提升文字表達力的好方法,而且發廢文也是需要一點技術及注意事項,這邊小歐就根據新書 #國考歐趴 發廢文練習的內容,延伸建議如下:

1、大原則:

1-1選擇自己常見的自媒體「公開」或「半公開(EX限好友)」發文,有人看你才會有動力持續,且觀眾會激勵我們審慎用字或盡可能表達。1-2臉書、部落格都是很好的文字為主的發表平台

2、發廢文的三階段
🗣初期-轉發+條列重點:
可以先從新聞、KOL(意見領袖)發文、網媒評論或優選文章開台轉發,並且利用「條列式」整理文章重點跟觀眾分享。
🗣🗣中期-轉發+段落約100-200字感想、評論:
一樣轉發文章,但可以將「政策型」或「時事型」的文章比較拉高,一週假如果預訂固定轉發5篇,可以與 #高普考 類科結合,如果你是報考法律相關,那近期就把相關法規修正的案例或達人好文比例拉高到至少2篇
然後,分享的文字除了摘要外,可以參考申論題的格式(正反合)寫下「段落」,表達個人的感想與評論,都是很好的自我練習。
🗣🗣🗣後期(正式上場前)-1直接發表完整文章-日常紀事、讀書心得亦可,字數約600-700字不限2練習時事評論並向媒體投稿(進階-可不必實行),相關格式可參考書中提供的小論文、申論題作法
總之,就是透過發文刺激大家從「看文章(輸入」轉換成「評論、分享心得(輸出)」,有意識的讓大家練習在日常就補捉自己閃過的靈感,並且用文字固定發表,這個習慣非常有利於實際考試決戰日時大家一看到題目,有想法補捉,將靈感放入文章格式(三段或四段式),列大綱,最後補完全文,整個模式跟日常發廢文是很類似的

講到這邊大家有沒有更有意願開始從「日日發廢文」開始提升個人文字表達力了呢?

今天的內容超級長,但也確實重要 就像我說的,文字力的提升沒有捷徑,而且今後的考試趨勢一定會愈來愈要求作文能力提升。就算今天大家選了一個國家/公營考試不考作文,但其實進入職場,民眾溝通、準備長官新聞稿、談參都需要中上的文字力。寫作要趁早!讓作文變成你的加分推進器,共勉之!

大家有提問或想法都能留言或用表單提問喔!我是小歐下次見囉。

****************
📕《國考歐趴》購書請上(博客來連結)
😎如果有國家考試各試準備的疑問或心得回饋,請以下面「提問表單」與小歐聯繫:
🌈讀者若有「急迫」「客製化」的個人考試準備疑問,或制定讀書計畫等需求,詳「一對一付費諮詢服務」

2022-04-18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close up of a person signing a document
考試技巧

【準備國考,要搭配戰略思考】-報考篇 (下集-做法SOP)

by allpasshelp 2022-03-29

#國考乾貨#系統化做法#高普考 延續上篇發表的貼文[國考類科選擇的4個戰略]

本篇接著談實際做法

【選擇國考類科的5步驟】

請考生於報名前搭配下圖待辦事項(To-Do-List)一步步操作,以釐清當前的最佳類科選擇

圖、國考報名TO-DO-LIST

🌟步驟1:決定考試類別

-類型:高普初考或其他(三等到五等)-「初、普考VS高考」起薪及升遷考量-上榜機率

🌟步驟2:了解考制

-是否符合(類科)報考資格-選定考試的類型是否擅長(選擇vs申論)-考試日期有時間準備-確定報考類科是否穩定開缺(最好能1年考多次、且每次開缺5人以上)

🌟步驟3:查詢候選類科的工作內容

-普遍原則:技術優於行政類科-專業職系優於綜合職-可搭配個人性格取捨(內勤或外務輔導類)

🌟步驟4:查詢候選類科,特別是應考專業科目

-科目確定能掌握,看過考古題更好(有讀過一半以上,最好本身是相關科系出身,以縮小準備難度)

-能否導入補習資源(有補習班開課相對競爭者眾,但能幫助零基礎者備考,但無補習班資源則應有相對應的自學與抽取資訊讀書技巧)

-背科或術科是否擅長(如果法科則建議要有一定的邏輯跟法律概念,記憶整合能力強化;若為需要計算能力,如管理、財會、術科工程等,則建議有基本數理微積分能力)

🌟加碼步驟:必要時可以搭配候選類科的上榜心得

-查看上榜者背景及準備時間與自己當前條件的差異(難度評估)

🌟步驟5:人生抉擇先用刪去法,最後聽從直覺

步驟1-4後相信很多人應該會落入一個窘境,那就是手上查詢一堆資訊,但不知如何選擇這時候小歐會建議大家運用刪去法逐一剔除偏離太遠的類科選項,再用直覺法做出最後選擇當然在準備前期/未報名前都有機會改變類科,或是隨著自己的應試經驗增多,考生將能更快選定自己想要什麼、擅長什麼以設定目標

總之選取類科就是在自己「資格符合+自己能讀+中上上榜機率」的三個條件圓圈裡面找到最大的交集就我個人經驗+身邊上榜者回饋,短時間最大化報名各類國考(最好能一魚多吃)是他們迄今回想起來覺得最重要的應考策略之一!♥️共勉之

趁著週末按照前面的步驟將自己想報名的類科篩選一遍吧,報名後就可以即刻展開備考計畫囉🌟🌟

***

延伸閱讀

《國考歐趴》博客來購書連結

🌈如果需客製化或急迫性的國考個人讀書計畫檢討及考試技巧強化等,亦有一對一付費諮詢服務 ,詳情如連結https://allpassnow.com/consulting/

2022-03-29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person using laptop
考試技巧

【準備國考,要搭配戰略思考】-報考篇 (上集-戰略)

by allpasshelp 2022-03-29

三個常見的報考類科前的常見矛盾案例

本週小歐又在臉書發起「矛盾大對決」,貼文裡給了3個案例,分別是

Q1我數學/理工專業不好,背誦也不太行,這樣我該報名行政類科(背科多),還是技術類科(理科多)? Ans:對應戰略1

Q2我不擅長文書、申論及寫作,我是不是放棄高考,改拼普考?Ans:對應戰略2

Q3我一樣的類科已經挑戰第3次了,是不是要繼續報考?還是乾脆換一個類科試試?Ans:對應戰略3

有些熱心的朋友在貼文留言分享「選能看的下去的類科報考」、「自己就選普考準備」等,這些理由真的是每個人決定報考前實際會遇到的情境,煩惱程度也都不太一樣。

最後決定報考的類科,要找容易上榜的!又該怎麼做?

小歐在 《#國考歐趴 》書裡有寫道:「最後決定報考的類科,要找容易上榜的項目報考」,好啦,我知道某些讀者看到這裡一定會想說,這不是廢話嗎,我也想找個錄取10人,只有3人報考的科目啊,報名即上榜,問題是沒有這種好事啊(荼),每天我為了要考什麼類科/哪一類國家考試,煩到頭都快爆炸了,小歐你還來亂XD

稍微盤點一下,就會發現影響報考類科的要素,包括大環境(開缺狀況)、個人學經歷背景、擅長科目等,究竟如何取捨及排序,真的需要考生以極高智慧做出取捨。不過,小歐身為國考老司機+專業的系統化達人,還是想要給大家一些不同於其他國考準備的戰略思考(本篇)及搭配作法(下篇)。

好的,做事情的底層思維是最重要的,在談作法前,我要分享4個我認為報考國家考試需要的戰略(底層思維_),幫助大家做為決策的依據。

4個報考國家考試需要的戰略思維

戰略1、找出自己的好球帶,集中投射及揮棒

準備考試,目標應放在上榜,所有準備及決策都該以此規劃

-你有科系優勢嗎?學長姐同學有公務員嗎?當初考什麼上榜的,去問出來!

-文字表達優勢?如果你跟小歐一樣,從小作文成績或文字表達運用得宜,可以選用作文跟申論題拉高分數(相信我,高考才是你是主場!)

-語文優勢?這幾年,因應雙語國家的政策,英語的配分比重將逐漸拉高,也偏實用出題,大家如果在英文能力不錯,記得把握共同科目。

-擅長數理還是背科?專業科目多會需要計算,背科則需要對科目知識有全盤理解記憶,二者大不同,挑容易準備的切入吧

戰略2、過去考試擅長的/表現好的科目,可以成為你「公職考試」軸轉的依據 

這裡要來分享一個我的強者好朋友A的故事,A全職準備國考好幾年,剛開始他是先從選擇題為主的初考開始準備,但是一直都差幾分才能上榜;後來,他在補習班的建議下,選擇同類型的高考,結果寫作不是腦筋一片空白,就是看到申論題目跟他裝熟,最後落榜幾次後在評估勝率+超級擅長選擇題型後,改報名普考民政就上榜了 (非常之波折,但最終也是上榜了)。至於A現在已經入職滿十年囉,符合資格參考公務員升等考試,如果能順利通過,加薪又有機會往薦任公務員邁進。

說了這麼多,主要是提醒讀者要回去看自己的考試成績、檢討,長處強化,短處放棄,必要時透過相關考試或科目間的替換,盡早完成轉換全心投入準備,才能更早上榜。

戰略3、考後定期檢討,適時停損或轉換跑道

-逃避不可恥,機會到處都是

有的朋友落榜多次,始終死忠在特定科目的備考,都是因為被「沉沒成本」困住,已經買的書不能放棄、已經補習及讀通的科目不善用太可惜,結果就這樣堅持一樣的準備方法,然後期待不一樣的結果,青春都熬成了白頭,都沒上榜,這樣拉長人生來看,這些偏廢的時光不是可惜?所以,要嘛透過諮詢、看書( 推薦#國考歐趴)或是導入補習資源調整讀書考試技巧,不嘛就是設立停損點,改考國營事業、公營銀行等其他類別的考試賽道努力!這裡就不得不提最近我輔導的一位讀者,他原先多年都以農會考試為目標準備,但是這種考試開缺不穩定,又有一些人治的成份在,後來,幾經考量最後他勇敢選擇轉換到國營事業去準備,為此我們展開讀書計畫的討論(幫集氣祝他準備一切順利!)

戰略4、人多的地方,真的不要去嗎?NO!

-開缺多寡直接決定你的勝率:我必須說,缺額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是否能夠穩定且大量的開缺才是挑選考科的重點,除非你是考律師、醫護執照這類的國家考試,否則,公職這種一個蘿蔔一個坑的錄取方式,愈多開缺上榜機率將愈高。而且穩定開缺表示你的每次落榜,調整讀書方法後能每半年到一年報考,這才是最穩當的準備方式。

-寧可當50個上榜者倒數2名,也不要當3名上榜者,自己是第4名的孫山之後

拉拉雜雜又講好多> – < 沒關係,有用的內容一點就夠,有了這4大戰略後,下篇接著聊聊實際作法,順便搭配我先前發佈的報名國家考試的待辦清單,敬請期待喔!

2022-03-29 1 留言
1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woman sitting in front of macbook
讀書方法讀者來信

【讀者Q&A】使用「考古題讀書法」充滿挫折,該放棄嗎?

by allpasshelp 2022-03-28

#讀者QA#國考讀書法

讀者來信提問

Q.小歐,我今天正式開始使用 #考古題讀書法,可是我發現自己寫考古題這也不會,那也沒學過,充滿挫折怎麼辦?

Ans.如果一開始就都會寫,那其他努力煲書跟補習的眾考生該如何自處咧(很派的臉)

運用「考古題讀書法」的學習真相就是,讓考生感受從「完全不會」到「我超熟練」的過程😂,初期挫折只是開胃菜🌈(要調適),不過初期如果真的挫敗感太強烈想放棄,則建議可以用下面的6步驟調適考古解題過程的挫敗喔!讓我們看下去。

詳解:6步驟降低考古解題過程的挫敗

這裡我想分享小歐個人準備國考時的經歷,並從中歸納成【降低解題焦慮六步驟-SOP】做為後來我在諮詢過程給初心讀者的建議。

當年小歐決定準備高等考試三級的「農業技術」考試類科,當年小歐因為非專門科班系所出身的關係(多半農業技術報考仍以農藝及園藝為大宗),該類科的應試專目裡的「試驗設計」、「遺傳學」及「農業生產概論」等科目,我在求學時代不只連課也上過(無資源、無共筆),甚至連準備考試前也沒有相關基礎知識,當時我幾乎是從頭自學起,再加上報考當時我已經畢業一年以上,是邊上班邊準備高考,認識的校園人脈也是幾乎都離開學校就職,所以也來不及從學校獲取「科目共筆」等珍貴資源,幾乎是將手裡的牌面打到最差的狀況。

這樣的備考起點,讀者應該不難想像剛開始做考古題的我,一定是幾乎沒有一題考古題能看得懂,更別提有條理的完成解答,這樣反覆檢視考卷茫然,加上我的類科相關考科並無正解公告於網頁之上,換言之,我需要「徒手」將每一份試卷的正解從教科書佳綜整熟記,每科的答題時間本來預計2小時/科的時間區塊,可以解完一年份考古題,結果事實證明無基礎解題必然會耗費大量心力,我平均2小時大概只能解1/2份考題(約2題申論題,含筆記+閱讀前後文),這樣耗時又充滿挫敗感的歷程大概維持一個月左右,但事後回想,我並沒有被這樣的挫敗感嚇退,當時我就是透過以下流程降低自己的焦慮,並盡早穩定的開始念書,下面這六步驟提供給「視考古題為畏途」的考友們參考。

【降低解考古題挫敗6個步驟】

  1. 步驟一:接受自己目前就是什麼都不會

    一開始降低對自我實力的要求是很重要的,惟有認知上理解自己現在就是剛起步,不會也可以(加分心態)才有助於降低初始入門解題的挫敗感。

  2. 步驟二:瀏覽十年考古題,並從中找出共同的「關鍵概念」、「關鍵章節」及「關鍵字」

    由於初始「解題–>查書找正解–>筆記–>背誦」會花至少2倍時間,所以為了最大化個人解題的CP值(沒錯!考生要追求的就是時間的CP值!!!),所以建議大家可以在初期投入解題前,搜尋十年裡面有沒有相似(近)考題,直接紀錄相關內容於核心教科書的位置,有利縮短下次翻找時間;並且留意書裡必考的「熱門章節」及「關鍵字/概念」的分佈狀況。

  3. 步驟三:最大化的搜尋參考資料

    步驟2+3建議考生可以一併處理,如果有些必考題「關鍵概念-學說」在多年期的考古題反覆出現,A年考定義、B年考定義+措施、C年測驗與相似概念應用,那考生不妨一次性的將「學說定義、政策措施與相近概念應用」最大化一次收集(尋)相關資料,這也是我鼓勵大家用書做為準備國考的載具,因為相似/近/關聯的內容都會出現在鄰近章節,大家可以讀完後抽取關鍵字再行解題,接續步驟4。

  4. 步驟四:開始解題,並從共同題目/章節開始寫起

    剛開始寫考古題,因為基礎知識不足,容易落入同一年份的4大題,1題也不會的窘境,這時乾脆反過來,把十年內的相關考題一起解題,還更能看出出題趨勢的轉變及提問脈絡。(PS建議此時不要糾結於一定要按年答題,否則會花費極多的時間在搜尋教科書)

  5. 步驟五:確定能掌握4-5成題目的解答後,再按年破解考古題

    考生必然會有疑問,我到底要什麼時候開始不是跳年解題(前期用主題式+關鍵字解題)?小歐給大家一個評判的基礎:那就是你發現你手上十年考古題,單一年度至少4-5成題目你能回答,若4題則至少解得出2題以上,或總分有50分亦可;那就是你可以回頭按年開始破解考古題的好時機!

  6. 步驟六:(BONUS)盡可能以一本書或筆記本收納自己解答的歷程,應考時就看這一本!

    最後,是收錄詳解的筆記建議,小歐在《國考歐趴》筆記章節有建議讀者,將筆記直接抄錄在核心參考書的空白處,以利視覺化+一本收錄詳解做為上場前複習的利器,這個好習慣大家一定要在備考初期就要養成喔!PS如果你實在有個別筆記的需求,非要寫在單獨筆記本之上,建議可考慮以活頁式筆記或IPAD雲端電子筆記輔助,提升筆記製做的可用性。

延伸閱讀:考古題讀書法系列文

【考古題讀書法-序】「高效率準備國考」第一步:寫考古題,解決你總是讀了就忘,忘了再背的讀書困境!
【系列文】如何高效率準備國考-考古題讀書法(一)80/20法則
2022-03-28 1 留言
1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schoolchild solving elementary science test
考試技巧

【必看】國家考試-申論題的六大題型-上篇

by allpasshelp 2022-03-22

【前言】

  • 適用社會人文科學領域
  • 本篇是綜整自Zen大無私分享的好文(原始文章-連結於此「點選」),若需要進一步了解詳細範例建議閱讀原文
  • 原文是zen大轉發社會學知名補教/講師-陳遠老師的《社會學申論六大題型》一書的前言,購書請點:博客來連結

【小歐綜整-好讀版】申論題的六大題型 ,1-3類

第1類:定義型試題

-試題memo:最初階考題,分數基本(保底)盤

-考題特性:要求考生對指知識內容進行完整回應,交代此知識內容定義為何(what),考驗的是個人對於「知識掌握的熟練度」,通常會跟更高階題型一起綁定在同一題裡測驗,像是某學說的定義(占5分),試論情境應用或當今政策配套評析(占15分)。

-應考策略:

  • 死背;建議「強化記憶術+審題能力」
  • 任何專科,必有其專屬不同其他科目的「特有概念/專有名詞」,建議在正式上場前,自己整理一份「重要概念一覽表」,廣納教科書、考古題、補習班授課重點,詳加熟記。

第2類:說明型試題

-試題memo:本類型需要考生對不同學說演變、相對因果關係及對照十分清楚,才有辦法針對單一考點發揮。

-考題特性:此類題型,主要是要求考生對某種知識內容進行解說,交待某項知識內容的想像空間究意如何(how)。

-應考策略:此題目看似漫不經心,但陰狠萬分(原文作者用語),經常讓許多考生連審題都看不懂,更別說答題。例如「偏差行為都是來自於創新嗎?請從社會學的角度,進行正反二面解釋」,陳遠老師建議準備考試時,需要儘量將重要概念、理論派別、學者名稱、著作來源立體化聯繫,以舉一反三,小歐的白話翻譯是:這類說明型的試題,需要你對學說間演變、相對因果關係及對照十分清楚,才有辦法在出題老師隨意出題的單一考點發揮。

第3類:分析型試題

-試題memo:國家考試「社會人文類」的命題大宗。

-考題特性:分析(analysis)是將事物或觀念分離其各組成要素,就是需針對概念、命題、理論進行分門別類,故可稱之為「分類題」,而國家考試通常會以學術界公認的分類架構為命題對象(白話:進入教科書的內容)。

-應考策略:分類架構以邏輯學來說,即窮盡與互斥,沒有類別被遺漏,且劃分類別間不得重覆,此類(考題)的段落數目,大致吻合分類架構的類別數目,也最好讓段落與類別得以相對應,以利閱卷老師逐段檢視。


後面3類分別為綜合型試題、應用型及評論型試題,將收錄在下篇中;另外小歐會在完整6類整理完後,就個人當年準備技術類科/理工科目的試題進行簡評分析,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查閱喔!

2022-03-22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young female student learning sign language during online lesson
讀書方法讀者來信

【強化國考記憶的3+1個提案】-實戰篇(下) # 腦科學讀書法

by allpasshelp 2022-03-21

#今天是實戰技巧#上篇為原理篇

「Q.小歐,我常常該唸的唸書都唸了,但就是一直忘,有沒有什麼辦法幫助我記得熟又久阿?」

「A.如果可以,換個方式念3遍吧!」

【前言🌱】

昨天我們在原理篇分享了大腦熱愛的關鍵字「有趣、重覆又重要、知識樹」,往後大家面對重要考試或是任務時,想要大腦乖乖配合,一定要記得將這些關鍵字放到你的行動方案喔!

小歐本文就要來示範好的「讀書法組合技」是怎麼規劃的

【3+1個 #強化國考記憶 的操作提案】

這裡提供大家3+1個 #強化國考記憶 的操作提案 昨天有先將提案的標題劇透給大家,今天就來聊聊內涵喔!

💡1.廣讀群覽不同教科書

—適用對象:時間及購書預算充足考生

—操作難度:3.5⭐️

—操作技巧:這就是小歐說的,如果一個概念不懂的話,就想辦法找3個優質來源以上讀3遍,效果絕對遠勝於你執著於一本教科書看3遍硬背效果好,而且我在 #國考歐趴 挑書章節就有反覆跟大家強調:天下教科書/題庫之多,總有一本是適合你的,不要勉強在看不懂的書空耗時間。 作法上考生可以藉由不同的教科書、補習班不同老師的函授、題庫詳解與觀點等,交叉閱讀,組合起來讀完,有時候還不用特別背,反而是看了n次之後自然記得囉。

💡2.考前看五次複習法(中長期)

—適用對象:多數考生、小歐大推

—操作難度:2.5⭐️

—操作技巧:共5+1次複習,包括先寫考古題、對答案、隔天/當晚複習、整理筆記、教科書章節閱讀、背目錄

《#國考歐趴 》裡面讀書法裡講述較完整複習步驟及操作重點,為節省篇幅這裡就簡單代過喔!

💡3.以教代讀法(短期)

—適用對象:一般考生

—操作難度:1⭐️

—操作技巧:其實,考生如果資源不足時,反覆唸相同的書本內容+搭配筆記還是可以取得一半以上的記憶效果,但需要加「以教代讀法」這個步驟,那就是每讀完一個段落時,用考古題或是個人換句話說的重新將知識解構合併一次想像自己是老師,如果我覺得這個理論很重要,我會怎麼出題、怎麼教我眼前的學生(自教自學的複習);當然如果有戰友可以共讀,就是把你學到的東西,透過口述再教戰友一次,過程除了會發現自己理解事物的盲區外,還能更有邏輯的重新固定所學的新知!非常好用。

4.彩蛋:就讀一半法、自問自答/出題法變型的讀書法

「就讀一半法」,是我在書裡有提到的小技巧,每次讀書或解題都不要一次做完,大腦先天對「未完成事務」會留下強烈印象, 還會強化記憶喔!至於[ 自問自答/出題法]就是法3以教代學法的變型,這裡就不仔細展開囉,大家想了解可以留言提問!

—-

【強化國考記憶的3個提案】(上)-原理篇 #腦科學讀書法

—————-

【我的服務】

《國考歐趴》📕(博客來連結)

如果有國家考試各試準備的疑問或心得回饋,請以下面「提問表單」與小歐聯繫(目前免費,視提問順序於小歐上下班空檔文字回覆)

🌈讀者若有「急迫」「客製化」的個人考試準備疑問,或制定讀書計畫等需求,詳「一對一付費諮詢服務」

2022-03-21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thoughtful woman writing in notebook at home
讀書方法讀者來信

【強化國考記憶的3個提案】(上)-原理篇 #腦科學讀書法

by allpasshelp 2022-03-17

#本篇為原理篇#下篇是實戰技巧

「Q.小歐,我常常該唸的唸書都唸了,但就是一直忘,有沒有什麼辦法幫助我記得熟又久阿?」

「A.如果可以,換個方式念3遍吧!」

昨天,我半夜的時候突然想要跟大家玩一個猜謎遊戲

A讀書法:[同一個章節/考古題念3遍] V.S.

B讀書法:[同一個概念/學說用不同來源的資料念3遍]

哪個記得比較牢?有助於長期記憶?

截至發文前,我看到讀者都回答B,🌈沒錯B是正確解答🌈

大家的聰慧真是讓小歐深感欣慰,但是你們都那麼棒,我以後還要繼續開 #矛盾大對決 的單元嗎(挑眉)🤣

*****

話題扯遠了,既然我開了這題的頭,我就要負責把讀書法的原理+應用給大家說清楚講明白

讓我們從 #腦科學 開始吧!

結論1:我要讓國考資訊被大腦認證成重要的內容,所以讓他反覆曝光是好方法

首先,一個資訊如何能夠長久留存在大腦裡面,它必然是經過大腦判斷是「重要」訊息(很像分類夾被放入紅色卷宗)這類重要的資訊,就像我們很常開玩笑的說「重要的話要說3次」,除了重大情緒事件外,能夠“反覆出現”在意識的訊息,通常會被大腦優先標定為重要/生存必備知識(想想比起你隔壁部門的同仁姓名,你是不是更容易記得同部門長官同事名字,更別說你暗戀的某人🤣)

結論2:所以,既要重複出現,但又要有變化的考試訊息,就是比較能留存於長期記憶的複習方式

再來,如何反覆將知識曝光,記憶的效果最佳?我們要知道「腦袋」是一個極度容易感覺無聊的器官,所以一個資訊反覆出現但是長的都一樣,很容易就會讓大腦昏昏欲睡(想想看那些反覆出現的報表、或是我們每次唸一樣的書本內文是不是開始想入定了?)

結論3:如果可以的話,將新學的知識與大腦既有/已知資訊結合,更能幫助記憶固定

再來,我在國考歐趴裡面有跟大家談過「知識點、線、面的概念」,比起去硬記單一的專有名詞/知識點,將專有名詞在學說的演變(流派)、定義功用/知識面,甚至是用案例故事化的方式/知識面去記憶,更能讓考生記得

寫到這裡聰明的讀者,應該就不難理解為什麼「A方案的一個書念3遍」的記憶效果遠不及「B方案一個內容用不同方式理解3次」了吧!

==>因為[B法:同一個概念/學說用不同來源的資料念3遍]就像健達出奇蛋,一次滿足大腦需要的「新奇」+「重複」+「知識點線面」的記憶優勢

下篇小歐要來發文談談真正的 #國考乾貨

[強化國考記憶的3個提案]分別是:1.廣讀群覽不同教科書—適用時間充足考生2.考前看五次複習法(中長期)—-《#國考歐趴 》裡面講述較完整及全民方法3.以教代讀法(短期)—反覆唸相同的書本內容是可以的,但需要加這個步驟4.彩蛋:就讀一半法、自問自答/出題法

看到這裡有沒有一種靠腰文章在哪裡的感覺,沒辦法,我發現大家貼文裡面知識量太大常常會漏東漏西,或是當下感覺法喜充滿就看完秒忘,所以我乾脆切上下集跟大家分享,絕對不是因為我偷懶的緣故😂😂😂(推眼鏡)

其實腦科學的讀書法應用很多都是從上面這幾項結論裡面變形而來,大家也能發揮自己的創意應用變形喔♥️

【工商及諮詢服務時間】

好吧,再來繼續推我的書(編輯在我粉專旁邊他很關心進度😂)

《國考歐趴》購書來此,遞傳送門📕博客來連結:https://reurl.cc/12lNV9

😎如果有國家考試各試準備的疑問或心得回饋,請以下面「提問表單」與小歐聯繫(目前免費,視提問順序於小歐上下班空檔文字回覆):https://allpassnow.com/contact-me/

🌈最後應部分讀者詢問,讀者若有「急迫]「客製化」的個人考試準備疑問,或制定讀書計畫等需求,可以到官網查詢一對一付費諮詢服務

2022-03-17 1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unrecognizable female students studying with books
考試技巧

Q.怎麼知道自己適合考什麼類型的國家考試?

by allpasshelp 2022-02-15

#本日乾貨#報考抉擇

剛好今天生日的讀者兼壽星提問「Q.怎麼知道自己適合考什麼類型的國家考試?」

小歐就來快速的綜整我跟她的對話只有6字箴言「上網查,找人問」

大家先不要翻桌,小歐是認真的(沒有要嗆提問者的意思)請給我5分鐘讀完這篇貼文

  • 上網查

請讀者可以去「考選部」官方網站查詢Google輸入「考選部 應考資格查詢」找到(下圖1)網頁截圖

依照選單填入學歷查詢,即刻可得一堆符合你考試資格的國家考試,此處查詢結果通常是大量且不完全精確的結果

小歐建議大家可以先從「最常見+錄取人數最多」的 #高普考 #特考 開始篩選適合的考試類科

或是進一步運用「找人問」去限縮選擇

(補充:國營事業、農會、公股銀行不在這裡喔!)

圖 1、「考選部/應考資格查詢/輸入個人學歷等條件查詢」
  • 找人問

以下三個人選是考生可以用來聚焦適合報考國考類型的小幫手喔!不要吝惜請教,常常能幫你節省不少時間喔!

  1. 畢業/就讀科系的學長姐、同學(上榜者優先)
  2. 工作地正職員工的應考類別(限公家機關及國營事業場域)
  3. 綜合型/中大型補習班
    • 直接帶著腦袋清楚的親友陪你去補習班走一趟(請親友當你被無腦推播報名的煞車器)
    • 直接詢問櫃檯你可以報名的國考、公營考試,並且請他給你日程、需要準備類科的比較、考題/補習班教材參考,
    • 初步有概念後,離開後再進一步上網了解細節的考試訊息(細節可以參考 #國考歐趴 新書的補習班使用指南的相關章節)

【5星🌟重點】考生若能最大化的收集你能報考的類科/考試類別,才能讓你一年準備多次報考,有選擇餘裕的情況下,反而內心輕鬆更容易上榜

P.s當然擇定一個主力考試準備,一定是最優先事項喔!

2022-02-15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 1
  • 2
  • 3

關於我

關於我

關於我

歡迎大家來到「國考歐趴AllPassNow」,我是4個月考上公職(高考)的小歐。 2021年2月出版個人第一本著作《國考歐趴》,旨在幫助考生從0到1準備國家考試,特別著重於高普考上榜的系統化作法,上市一個月都保持在博客來暢銷書榜前5名。 本部落格主要分享「國考準備SOP」、「考試技技」、「讀書/考試好書推薦」、「考試疑難雜症Q&A專欄」及「客制化的陪考教練一對一諮詢服務」。 國考不難,難在堅持,小歐是最懂你的陪考教練小歐,希望以文字陪你走過上榜前最後一哩路。

與我聯絡

Facebook

訂閱電子報

「國考歐趴(Allpassnow)」電子報將不定期出刊,訂閱獲取國考資訊!讀者若有國考準備的問題亦可用此表單提問,將以電郵或就共通提問抽取部分提問內容發文回覆!


近期文章

  • 【心理測驗】我適合考公職嗎?一分鐘測出你的公務人員指數

    2021-02-04
  • 【好書推薦】劉軒《不敗學習力-學霸都在用的10大聰明讀書法》

    2022-04-26
  • 【必看】國家考試-申論題的六大題型-下篇

    2022-04-19
  • [日常生活中持續提升國家考試-寫作能力2個提案(上篇)]

    2022-04-18
  • 【準備國考,要搭配戰略思考】-報考篇 (下集-做法SOP)

    2022-03-29
  • 【準備國考,要搭配戰略思考】-報考篇 (上集-戰略)

    2022-03-29

Categories

  • 個人故事 (1)
  • 其他 (1)
  • 好書推薦 (1)
  • 心智鍛練 (1)
  • 心理測驗 (1)
  • 考試技巧 (9)
  • 讀書方法 (11)
  • 讀者來信 (4)
  • 電子報 (4)

免費訂閱電子報

About me

About me

我是四個月就考上公職的國考歐趴-小歐,本部落格將手把手帶你通過國家考試,開展你(妳)的公職之路。

Popular Posts

  • 1

    【心理測驗】我適合考公職嗎?一分鐘測出你的公務人員指數

    2021-02-04
  • 2

    【考古題讀書法-序】「高效率準備國考」第一步:寫考古題,解決你總是讀了就忘,忘了再背的讀書困境!

    2021-02-01
  • 3

    【系列文】如何高效率準備國考-考古題讀書法(一)80/20法則

    2021-11-26
  • Facebook
  • Instagram
  • Email

@2019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allpassnow國考歐趴


回到最上面